苏轼:临江仙
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创作,是抒情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临江仙,欢迎阅读!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纹:比喻水波细纹。?,绉纱。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临江仙苏轼】相关文章:
1.临江仙苏轼
2.《临江仙》苏轼
3.临江仙·送王缄(宋·苏轼)
4.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5.苏轼《临江仙》阅读*
6.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7.临江仙送王缄苏轼全词赏析
8.苏轼《临江仙》的阅读*
第2篇:苏轼: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贬居黄州时所作。上片记事,下片抒怀。夜饮醒而复醉,醉后归来恍惚已近三更。家童熟睡,敲门无人应,正可谛听江浪声,融自己于大自然怀抱之中。江涛引发对自我存在的反思,遗恨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尘世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面对大江,顿生超拔羁绊而遁身江海之遐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身,何等悠游洒脱。本词形神互补,熔铸出一个风韵潇洒的抒情主人公,体现了他昂首尘外、恬然自适的生命哲学。
第3篇:杂谈苏轼临江仙作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前几天读宋词时偶然读到了这首词,从小学到现在,苏轼先生的词我读了不少,但是能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词却并不多,譬如这首《临江仙》。不同于苏轼先生展现在其他名作中的或大气磅礴,或婉约情深的词风,这首临江仙初读只觉得平淡得像是他老人家闲极无聊时的一篇日记,不过信手涂鸦之作,上阕写自己喝多了结果回家晚了被关在了自家门外,敲了半天门都没人理自己,然后一任*就干脆拄着拐杖跑去了江边吹风醒酒,乍看遣词平淡,无甚亮点,若不说作者,怕是鲜有人能猜到是名家之作。但是下阕却仿佛是黑暗中的萤火,瞬间点亮了整个画面。一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道尽了多少情怀与无奈?世人都道东坡先生乃*情中人,一生肆意纵情,潇洒不羁,但其实他一生都未曾做到真正的“放下”。他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豪迈随*,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苦中作乐,他一生都在追求放达超然,却一生为名利所缚,历经宦海沉浮,终未修得一生豁达。写着首词时,他正被贬黄州,心中的苦闷压抑可以想见,纵有“夜饮东坡醒复醉”的`明朗不羁,但“倚杖听江声”之时,又能有多少真正的逍遥豁达?江风会吹醒宿醉,这醉酒后的清醒,怕是更加明澈,更加伤人。放不下,终究还是放不下,放不下满腔抱负,放不下家国天下,放不下这人事营营,所以最后的最后,也只能是临江轻叹一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其实折射到当下,我们会发现先生的这种无奈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谁没有在夜阑人静只是幻想过环游世界,纵情逍遥?谁没有想过要超然物外,寻找所谓的心灵净土?谁没有哀叹过“长恨此身非我有”?我想大概都是有的,但是最终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向生活妥协,该上班的上班,该读书的读书,该结婚的结婚,让生命在既定的轨道上平稳前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艘船,载着我们在人生的海洋里飘荡前行,我们或许希望可以撑一叶扁舟,泛舟五湖,远离尘嚣,将余生寄于这江海大泽,恣意潇洒;但是最终我们只能选择卯足劲,在百舸千帆之中争渡,因为我们的船上承载的不只我们自己,还有父母、妻儿、亲朋,我们必须为他们负责,这是为人的羁绊,但也是为人的乐趣。我一直信奉一句佛家之言--“圆通自在”,世间可悲可痛之事太多,若要应这些事脱离凡尘那怕是天天都得皈依我佛。生活哪有没有无奈的。纵是世界首富,怕也得为今天中午吃什么而烦恼一下不是吗?人生是一场向死而生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拼爹拼妈,可以为生活所累,但是最后拼的不过是“心安”二字,所以人活到最后,活得不过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历经红尘却不为红尘所恼,怕才是真正的“超然豁达”。无奈就让他无奈,现实就依他现实,我自纵情江湖,管你皇土霸业,都不胜人生一场醉。
【杂谈苏轼临江仙作文】相关文章:
1.《临江仙》苏轼
2.临江仙苏轼
3.临江仙苏轼
4.临江仙·送王缄(宋·苏轼)
5.苏轼《临江仙》的阅读*
6.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
7.苏轼《临江仙送王缄》的原文与赏析
8.苏轼的临江仙说明了什么
第4篇:苏轼《临江仙》诗词鉴赏
临江仙苏轼北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这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④夜阑:夜尽。
⑤毅纹:比喻水波细纹。毅,绉纱。
【译文】:
夜间在东坡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饮酒,直到大醉酩酊。归来时时间已到三更。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赏析】:
本词是词人被贬黄州时所作,苏轼谪居黄州,内心是愤懑而又痛苦的,所以,酒无疑成了词人消愁解忧之物。这首词所写的就是作才与朋友夜饮雪堂,醉归临皋的感受。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并没有为痛苦所压倒,本词不达意上片着意渲染其醉态,下片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这首词做到了情、景、理的巧妙结合,颇见词人真*情。“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辞意顿转,突发愤慨、激切之音:久郁于心恨愤,向奔腾浩荡之和茳喷发出内心的*。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结案了。在朝野上下的营救下,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长达5年的贬谪生涯。苏轼谪居黄州,内心是愤懑而又痛苦的,所以,酒无疑成了词人消愁解忧之物。这首词所写的就是作才与朋友夜饮雪堂,醉归临皋的感受。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并没有为痛苦所压倒,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一种在精神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一种磊落豁达和襟怀。
第5篇: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时代意义
导语: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也非常具有时代意义。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词吧!
原文: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时代意义: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据说作此词后酒友们各自散去,第二天便有人传言苏轼“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而去矣”。郡守徐某闻之又惊又怕,因为苏轼还是戴罪之身,不告而辞那是潜逃,他郡守未尽看管之责。于是令人前去探听虚实,发现苏轼正熟睡中——“鼻鼾如雷,犹未兴也”。也许这告诉我们苏轼其实还是更留恋世俗的乐趣?
结语:全词抒发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情怀。
第6篇: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及赏析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参考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理想和*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
- 你的名字经典台词60条
-
2024-10-19
-
- 丧事致词12篇
-
2024-10-19
-
- 给女朋友的情人节经典语句26句
-
2024-10-19
-
- 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家长的温暖寄语(40条)
-
2024-10-19
-
- 自检自查报告13篇
-
2024-10-19
-
- 数学学习计划13篇
-
2024-10-19
-
- 非常暖心的感恩话语
-
2024-10-19
-
- 学生成长自我评价(范例8篇)
-
2024-10-19
-
- 生活类主持稿
-
2024-10-19
-
- 形容花开的佳句汇集(50条)
-
2024-10-19
-
- 情感语录短语句通用45条
-
2024-10-19
-
- 知识竞赛策划方案12篇
-
2024-10-19
-
- 暖心简短留言51句
-
2024-10-19
-
- 人生励志简短的座右铭41句
-
2024-10-19
-
- 周年店庆活动广告词模板精选
-
2024-10-19
-
- 租赁合同怎么写推荐
-
2024-10-19
-
- 党员简短发言范文
-
2024-10-19
-
- 运动会加油稿霸气押韵(锦集14篇)
-
2024-10-19
-
- 小班游戏教案(锦集14篇)
-
2024-10-19
-
- 婚姻生活最经典的一句话61条
-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