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第2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
(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
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学生列出算式:
4+5+6=15(cm)5+5+4=14(cm)6+6+6=18(cm)
5×2+4=14(cm)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
四、探索与归纳: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电脑出示,学生拿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cm)
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讨论后由各组汇报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电脑演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
提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根据生答板书):(5+3)×2=16(cm)
提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
小组讨论:你能根据第四种算法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2.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你能根据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电脑出示)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7+5)×2=24(cm)
(电脑演示: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6+5)×2=22(cm)
(电脑演示:再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由学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是一个什么图形?
根据这种简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试一试.
利用公式计算周长.(单位:cm)
4.看书79~80页.
5.质疑.
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释疑)
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五、巩固和提高:
1.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讨论:(出示和)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相等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是不是所有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都不相等呢?
下面请你们动手摆一摆.
2.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哪个长?(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4根火柴摆成的)
引申:把(3)号长方形其中两根火柴平移成下图:(演示)
提问:改变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为什么?
想一想,是否还可以改变成别的形状而周长不变?
(学生再次动手摆)
3.口答书81页第③题,看下图,求(1)、(2)、(3)、(4)号正方形的周长.(单位:cm)
4.(电脑出示)下图中,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共多少?
把这两个正方形合并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
(电脑演示合并过程)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与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时,就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如果有两个*,那么可以举双手.
六、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书81页练一练⑤题留作思考.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要铺上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你应该怎样测量?
第3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
(1)长+宽+长+宽
(2)长×2+宽×2
(3)(长+宽)×2
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通过投影仪,说自己小组探索结果(教师边板书上来)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
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最简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聚合思念能力。
练一练
学生在所发练习纸上做练习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图略)
(1)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
(2)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认识,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扩展认识。
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边长6厘米(图略)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探求结果,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将课题补充完整)
意图:让学生自己*探究,同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五)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意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中深化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灵活训练,发展思维
比较下面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用投影仪)
意图:通过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造*。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长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第4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教案
练习内容:
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
⑴*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
第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刚拿到这堂课,心中一阵窃喜,我在四年前曾经研究过这节课,于是我美美地拿出那年的教案,仔细看了起来,又认真进行了修改,于是一稿就诞生了,在进行完试讲后,觉得学生虽然也在这堂课上认识了周长,但是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大部分浮在表层上,而我的设计也没有体现学生对周长的深层理解,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相吻合。
试讲完后,杨主任给我们进行说课,她指出我应该在教案里体现周和长,这使我为之一颤,我讲过了一遍,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光顾着把周长的概念通过多种活动给学生,只要让孩子们知道周长指的是一周,它是有长度的就把这个概念轻松解决了,我真是愚笨啊!
我觉得本节课另外一个令我有感触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有长度的,就给学生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真正的动手去量一量这个三角形的长度,这也是我不敢想的,我只知道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真的想不到要让学生动手去算一算,而且给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也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周长,比如量一量再计算、用绳子围一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在计算周长时,可以一边一边的相加求出总的周长,也可以量出一边的长度再乘以三,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而用绳子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最令我开阔思路的是本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学生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同桌合作随意拼摆图形,然后画出所想拼摆图形的示意图,然后再计算所画图形的周长,我觉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巩固周长的定义,而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的了图形一周的长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学生们就再拼拼摆摆中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和练习。通过本环节还可以通过学生们摆出的的长方形,让学生们在汇报时能够体会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只可惜最后一个环节我没有处理好,我看到孩子画出的示意图有问题,一边的总高是3厘米,相对边的高度是2厘米,而学生画的连接线居然是平行的,为了订正这个问题,我就把剩下的时间用在了研究这道题上,当时脑子一热,就顺便把移补的思想讲给了孩子们,其实课后冷静下来一想,我连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还没来得及探讨,移补完却要让孩子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真是……看来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得练啊!
第6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猜测,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导入的两个长方形周长大小差异明显,没有很好的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来帮助学生理解。由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语言过多,总结*的语言不精准,知识*的总结没有做到最贴切,而且过于重复学生们的回答,导致用时较长,延误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学生们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三、练习的设计。
我设计了四种题型。抢答、口算、选择、解决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两道题。这是教师教学时间把握的失控,还有习题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没有循序渐进。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对于教材的钻研不够透彻,二是教学用语不规范,三是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四是练习没有达到巩固的实处,只注重了结果没有问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素质,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
-
- 戴望舒雨巷原文及赏析
-
2024-10-13
-
- 关于查对制度
-
2024-10-13
-
- 红鲤鱼与绿鲤鱼的绕口令「完成版」
-
2024-10-13
-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
-
2024-10-13
-
- 雷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
2024-10-13
-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以及翻译
-
2024-10-13
-
- 神清气爽的反义词
-
2024-10-13
-
- 广州的开门利是风俗是怎么样的?
-
2024-10-13
-
- 26个拼音字母背诵的顺口溜
-
2024-10-13
-
- 亭亭玉立造句
-
2024-10-13
-
- 绿萝叶子发黑怎么办及其解决方法
-
2024-10-13
-
- 报童的解释及造句
-
2024-10-13
-
- 五个字的春节对联
-
2024-10-13
-
- 骑自行车的正确姿势及骑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2024-10-13
-
- 关于基督教的禁忌
-
2024-10-13
-
- 出乎意料如何造句
-
2024-10-13
-
- 使用恍然大悟的造句
-
2024-10-13
-
- 《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与翻译解析
-
2024-10-13
-
- 《贺新郎》鉴赏
-
2024-10-13
-
- 打听的解释及造句
-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