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及赏析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及赏析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释:
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神。
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4分)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
(1)*:(l)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本题从表达技巧方面答题,答出夸张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联想得1分,具体展开,首句“老”字分析1分,次句想象湘君愁白了头1分,三四句醉后想象畅游银河1分。)
(2)*:(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融的。(表明态度1分,反面衬托1分,最后表述2分。)
赏析: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唯一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他唯一的传世之作,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则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象,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融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第2篇: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_题龙阳县青草湖翻译赏析_作者唐温如
第3篇:《题龙阳县青草湖》诗歌赏析附*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2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2分)
参考*及评分标准
(1)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内容1分,描写1分)
(2)“压”,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1分),与“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1分)。
第4篇:《题龙阳县青草湖》的翻译及赏析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释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
①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②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
③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④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参考译文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赏析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融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第5篇:《雨睛 》阅读题*及赏析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
14、(1)*: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1分),“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不甘心立即销声匿迹;(2分)本联绘声绘形,突出了雨后初晴清新自然的景物特点。(1分)
(2)*: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诗人雨晴后所做之事,(2分);全诗不着一个“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赏析
暑热蒸腾的盛夏,只有一阵雷雨能送来惬意的凉爽,《雨晴》所写正是酷暑中雷雨过后诗人的爱憎,但其中的欣喜之情还是从“雨”、“晴”二字的连用中隐隐透露出来,为这首七律标明了情感的基调。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
“天缺西南”写浓灰的雨云已不能覆盖整个苍穹,天开了,西南方的天宇露出了蔚蓝,空中这“缺”出的一隅,首先表示出“晴”。“江面清”三字并非写雨后的江面,而是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晴明之*。下句绘景,紧承上句,“纤云不动”写一隅蓝天挂着一抹淡淡白云,它似乎凝固在那里,纹丝不动。“小滩横”三字也不是写水中沙滩,而是承接“江面清”的又一比喻,一抹微云如同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首联写天空,两句前四字都是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是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而两个比喻紧紧承接,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逼真,*彩鲜明,又富立体感。颔联二句,诗人的视线由墙头的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而其落笔也自然地由绘型兼及绘声了。
鹊叫声为画面平添生机,而那一身“犹湿”的羽毛,既写出雨后之晴,又传达了鹊的迫不及待的报晴之心,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着“残雷”的低响,诗人的视线又由近而远,落笔也由形声兼顾转而以写声为主。
“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似怀有不平之意,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既成对比,又*一致,交织成急雨初晴时大自然的一首交响曲。鹊之能“语”有有“衣”,雷能“残”更负气,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写声的诗句更富于生气。诗人以拟人手法与情景对比抒发喜悦之情,读来甚为亲切。颈联更以叙事抒发雨晴之喜。雨后微凉引起睡意,雨后新晴更牵动诗中,跳动着一颗热爱自然美的诗心。睡意产生于先,诗情产生于后,但诗情胜过睡意,从而给人以积极之感。这一联用了六个带修饰语的词,“取”则“尽取”,“搜”则“急搜”,“凉”是“微凉”,“睡”是“稳睡”,“句”是“奇句”,“晴”是“新晴”,两个记事诗句因此十分具体可感。“供”与“报”字也不可忽略,“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报答)字写出人对自然回报,这正是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尾联从眼前情景宕开,推想清冷的雨后夜晚,卧看深邃高远的夜空那耿耿的星河。
“尽意”二字,不仅描绘了星河分外的清明澄澈,更赋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施展那闪烁迷人的光彩,也来报答雨后的新晴。“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虽从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点化而来,却无小杜诗句的寂寞之感,而是兴致勃勃。
“今宵”的最佳境界(“绝胜”),即使无人共赏,也要独自卧看天河里灿烂的星光。尾联两句虽仍是叙事,但事中有景,景中含情;事外有意,余味不尽,确乎是“篇终接浑茫”了。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八局,不着一个喜字,喜悦之情即蕴于写景叙事之中,饱含着耐人寻味的欢悦情绪。
诗人写景善于捕捉变化中的瞬间,描绘出微妙多变的大自然,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争喧的鹊噪,仅剩余威的残雷,都写得惟妙惟肖。全诗从空间的变化写到时间的推移,构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丰富内涵。
第6篇:《感事》阅读题*及赏析
感事
袁宏道
湘山晴*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注释】
①露布:古代亦称“露版”,好比后世公诸于众的文告,此指*中报捷的文书。
②垂衣:指天下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
1.晚明以袁宏道为首的*派把“*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本诗中作者因何而发?为何而感?(4分)
2.请简要分析“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的妙处。(4分)
【参考*】
1.明代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4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内容的把握。解题时应抓住诗歌当中四句,了解边关还没有打胜仗,社会还动荡不安。)
2.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2分)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白鸟避人远飞,这既是实景,又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黑暗,社会混乱,民不聊生。(2分)(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乱”字,联系诗歌的整体内容赏析。)
赏析:
袁宏道进士及第后告假还乡,此诗即作于家居时。明代万历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感事》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首联以景起兴,湘山景*与江头独醉恰成对比,隐含着诗人为国家命运担忧的痛苦与无奈。中间两联直述时事而措辞委婉,在貌似客观的笔触下,深寓不满之情。尾联则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的秋景,加上一双本无机心的白鸟避人远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
-
- 《子夜吴歌》唐诗原文及赏析
-
2024-10-13
-
- 单词elevating是什么汉语意思
-
2024-10-13
-
- 有关天衣无缝的反义词
-
2024-10-13
-
- 《丰碑》读后感
-
2024-10-13
-
- 教宝宝学汉字的方法
-
2024-10-13
-
- 关于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字
-
2024-10-13
-
- 移风易俗宣传口号
-
2024-10-13
-
- 仪器仪表工程师岗位职责
-
2024-10-13
-
- 四年级日记100字范本
-
2024-10-13
-
- 那些过往的日子日记
-
2024-10-13
-
- 似乎的造句
-
2024-10-13
-
-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的知识点
-
2024-10-13
-
- 《静女》原文和翻译
-
2024-10-13
-
- 敦厚的造句
-
2024-10-13
-
- 基督教对联集锦
-
2024-10-13
-
- 绝品原文阅读
-
2024-10-13
-
- 谜底是棉花的谜语
-
2024-10-13
-
- 《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堂教学反思
-
2024-10-13
-
- 《范文正正直》原文及阅读译文
-
2024-10-13
-
- 电影胭脂扣经典台词
-
2024-10-13